自利是於自己有益,利他是於他人有益--從佛法看零和遊戲、互利雙贏

想收聽以下文章? 請按上面播放鍵 (語音以Google Voice 製成)

人與人、企業和企業、國家與國家都經常要來往和相處。日子久了,雙方難免就會有摩擦、意見不和、利益衝突等。當發生摩擦或對立時,每一方都不想退讓,為自己的權力和利益力爭到底。這種矛盾和對立的局面一旦發生,一般人的認知,就會認為是一種零和遊戲或賽局(zero-sum game)。

零和(zero-sum)的意思是贏家和輸家兩者得到的總和是零。例如兩人打牌,其中一人贏得100元,另一人輸去100元,兩者加起來,總數即零。換句話說,在這樣的牌局中,一人贏了,另一人輸了。這種現象在許多球賽如網球,或是博弈(game)經常看到。生活中也會發生零和遊戲,例如兩個小孩都喜歡一本書,或是想玩一個球或玩具,因而開始爭奪,其中一人拿到了就很開心,另一個落空而哭號,或是失望之餘發怒動手打人,結果兩人都不開心。要打破零和遊戲的方法是一齊思考去轉變這場遊戲,創造雙贏(win-win)的局面,例如二個小孩爭奪一個球,改為兩人一齊玩一個球;或是兩人輪流讀幾頁書,另一人聽,兩人皆有所獲。從生活、工作、到企業和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經常都會發生零和的現象;而實際上,「博弈」雙方若努力思考和合作,有很大機會可將零和轉換成雙贏,皆大歡喜的結果,這也是菩薩行「自利利他、互利雙贏」的精神。

自利是於自己有利益,利他是於他人有利益 ,兩者好像互不相干。事實上,兩者是不能夠完全分開的;能夠幫助他人、教化他人,其實是為自己修福,在助人中成就力量是自利,有力量度眾生是利他,兩者是一體的兩面。關於自利利他原則的內涵,可參見陳明芳《大乘佛教倫理思想研究》(高雄縣:佛光,1989.10),說明佛教此自利利他原則「不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才去利益他人的原則,因為所有的自利都只是利他行為的伴隨效果;而且自利利他原則以『圓滿』為其目標,不會落入『手段──目的』的模式。」菩薩有一個廣闊的心胸,以眾生為前提,所以佛教有一句說話形容這樣的發心,「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即是說,自己尚未得道、並未修行圓滿,但願意花時間與心力先去幫助別人、度化別人,這是菩薩的發心。大乘菩薩的發心是一方面要自度,一方面要度人,兩者是同步進行的;其間,就算自己有損失都在所不惜。所謂損失,其實可以視為是修行;所謂逆境菩薩,就是這個意思。菩薩在自利的實踐中,消除了自我的私心,而同時也為以增進他人的利益為考量,利他不是達到自利的手段,而是為了利他故需自利增長自己。六度可涵蓋菩薩行(兼含自利與利他)的德目,我們經由六度(或十波羅蜜)的修持,在利他中,得到自我的成熟。自利利他的原則不論從愛護生命或行為利益的衡量上都可以適用於人類對待非人類(有情)的行為之上。可見此原則是可作為世人立身行道的準則,大家以愛護生命、互相尊重和互利雙贏為目的,世界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和平。

「安住正念修自我」,說的自利,就是幫大家改變命運的方法。古人常說:相由心生,境由心轉。改變命運的關鍵,靠的就是正能量,而正能量的源泉就是正念。甚麼是正念呢?正念,就是心存善念,安住在當下,使自己保持心平氣和的心態,令身口遠離各種非法,讓「佛」安住在心裏,一念佛心一念佛,念念佛心念念佛,這就是正念。我們知道,思想、語言、行為是相互關聯和作用的。有甚麼樣的思想,想久了會說,說多了會做,如果常常去做就能形成習慣,習慣就會變成自然,自然就會決定我們的將來,而這就是為甚麼修習正念是這麼重要!一個人心存善念,言語柔和,身行端正,就會增長福報相。去除煩惱,增長智慧,就必須使自己的心安住在正念中,這是一個人轉變命運的關鍵。佛陀告訴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文殊菩薩所說的「善用其心」,也是這個道理。「明續初心利群生」[1],說的是「利他」。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也許我們沒有多的財富,但布施一個微笑或幫助人家做點好事,就是利他行,同時是在培育自己的福報。我們常常說常隨佛學,佛是一位有大智慧大慈悲的人。也可以說,佛是一位全心全意為有情服務的人,無私奉獻眾生的人。我們要想得到佛的福報和智慧,就不要錯過服務幫助別人的機會。

想要利他,就需要有明利的智慧和幫助他人的能力。《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兩足不是指兩隻腳,而是福慧兩足,兩種圓滿的意思。人的智慧圓滿、福德圓滿就是「佛」,所以我們要福慧雙修,而只有在從利他行中才能達到自利,達到圓滿的境界。佛法教給我們的是人生的真正智慧,有智慧就有辦法,有辦法就能解決問題。有了智慧就能保持初發心,持之以恆,永不退轉地做利益眾生的事業。也許我們沒有大的投資做慈善,但我們可以做義工,為弱勢的人群去服務。在做義工的時候,我們會學會感恩,這就是利他同時自利的最好例子。 佛陀成佛前累世有各種身分,就是為度一切眾生。佛為菩薩時,世世所行的就是利他的無數功德,通過利他而達到自我煩惱的解脫。《大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一:「菩薩摩訶薩行菩薩道,得一切種智。轉法輪已,以三乘法度眾生。」一切種智,就是成佛所證之智,想成佛必須修行菩薩道才能證得,而證得一切種智,才能以如來更廣學的三乘法度脫眾生。《阿彌陀經》說「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福慧要雙修,不能只停留在自受用的自了漢,發願往生是期望十方眾生同時往生淨土的。《大乘止觀法門》曰:「若就心體平等,無覺與不覺,亦無眾生、諸佛與心體之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眾生可度,亦沒有我度眾生。佛經說「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不應存有「自利利他」之「能所」差別想。這個道理比較深,稱作迴向真如,超越了「自利利他」的事相而入至「清淨平等」的真如理體,正如《金剛經》云:「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樣的境界,就只有在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才能證悟了。

Facebook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