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醫生

澳洲尼奇克醫生有《死亡醫生》的稱號,他曾協助四名病人進行「安樂死 」,他發明了一部 「 死亡機器」,由手提電腦、皮箱、注射器和膠管組成。在進行「安樂死」時,醫生先把注射針插入病人手臂的血管中,跟著病人只要在電腦鍵盤上按下空白鍵,一百毫升安眠鎮靜藥寧比泰就會注入血管內,病人會在三十秒內入睡 , 五分鐘內就會死亡,這樣醫生就避過了直接幫助病人注射致命藥物的指控,而是病人 「 自助式進行」。這位「死亡醫生」最近更構思安排一隻「安樂死輪船」。駛到公海為病人進行「安樂死」,以避免法律上的責任。

醫生的天職是幫助病人,拯救病人的性命。相信每一位醫學生,在接受醫學訓練時,都只會努力學習如何把疾病治好,如何令病者生活得更有意義,絕不會考慮如何幫病人結束生命。醫生當然知道自己不是生命之神,會面對醫不好的疾病,但是作為前線工作者,自然不得退縮,不能放棄,要盡量幫助病人面對痛苦,面對死亡,有這樣的工作態度,根本就不會有「安樂死」的問題出現,取而代之是如何做好「善終服務」的工作。

「善終服務」的意義,就是如何發揮團隊精神,幫助病者光榮地、安詳地走最後的路程。善終服務小組工作者包括醫生 、護士、 社工、臨床心理學家,病者的家屬和宗教輔導員 。 小組會對個別病者作深入的研究,跟著會對病者進行輔導,直至最後一刻。

「安樂死」可分為「主動」與「被動」兩類。被動式的安樂死,是指醫護人員在特定的情況下終止延續病人生命的治療( 包括撤回人工呼吸器及餵飼管等 )或不予延續生命的治療(包括不給予心肺復甦法 、 輸血、注射消炎藥、人工餵飼等)。主動式的安樂死則指以「積極行動」導致病人死亡。主動式的安樂死是不應該發生,也是不可接受的。 病者在面對頑疾時, 很易會有輕生的念頭。 所以主動式的安樂死很易會被濫用,而且醫學科技一日千里,希望在明天。主動式的安樂死,病者等同自殺,在佛教的觀點來說,是不應該的,因為這個途徑並不代表病者可以減少痛苦,甚至會可能因為自殺而增加來生的業報呢!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