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文化 – 忍辱波羅蜜多

股巿又興旺起來,最近,恆指每天的波幅很大,在銀行裏,股民爭看股價的現象又重現,投資者的心態,若能在升時忍手不放,不貪少利,多等一會,賺的會更多,在跌巿時僅守止蝕點,忍心拋售,會蝕得更少,但這「忍」字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香港政府公共屋鄉村內有很多老人互不相識,被安排在同一單位內居住,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時有爭執,甚至大打出手?活了幾十年,還是做不到「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忍」,是中國人的美德,可惜在這繁忙的社會裏已被人遺忘,但無論個人或社會,凡事能做到難忍能忍,每個人都會有益,所以應推行「忍耐」文化。佛教徒行菩薩行,更明白忍耐的重要性,修忍辱或忍耐波羅蜜多,即包括忍讓、耐苦、堅毅和寬恕四種德性,缺一不可。

忍讓並不等於怕事,也不是懦夫行為,忍讓的背後是以智慧為基礎,避過劍拔弩張的場面,減低憎恨心的負面影響,用理智去處理事情。「耐苦」是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要素,這個世界是沒有免費午餐的,不能忍苦耐勞,就不會成功。要修行,在身心上必會遇到不少痛苦和挫折,要度眾生,是「難行道」,若沒有耐苦的能耐和堅毅的精神,一定不會成功。

有些人能逆來順受,不以行動來報復,但其實心中怨恨難平,這怨恨的種子,會毀掉人的一生,所以寬恕是忍耐文化的根本精神。佛教徒對眾生有慈愍心,明白眾生在迷困中不能自拔,自然能寬恕眾生。

中文的忍字,上面是刃,下面是心,像一把刀插在心中,是很痛苦很不易做到的事。這裏我提供一些修行途徑以供大家參考。一是修「自他換」,多從別人的處境著想,把自己放在別人的處境去考慮問題。二是常常憶念佛陀以他為榜樣,因為佛是「容忍的大海」,還有就是把眾生當佛菩薩般看待,因為眾生是未來的佛。最後當然是只有證入「平等空性」時才能真的做到無怨無悔,無求但寬恕的境地,而忍耐波羅蜜多圓滿時,就是佛的境界了。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