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淺說

佛法淺說

陳家寶醫生

一  引言

佛教源於印度,流傳至今, 已有二千多年, 不論中外,歷代都有不少有識之士,因仰慕佛教的精深博大,而從事研究的工作,但佛教典籍,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對於初接觸佛法者,往往不知何所選擇,而且大部分的佛典,翻譯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所有文體,與時人有異,名相(專有名詞)亦多,每每令初學者有望門興歎之感。本文嘗試以淺白的文字,簡略地介紹一些基本的佛學知識,希望對有興趣探討佛法者能有所禆益,但由於篇稿所限,在這裡只能勾勒出一個簡單的輪廓,深入的了解,則有賴讀者的研究!

二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根據漢傳佛教的分類,佛學的內容,可大體分為兩類: (一) 世間法 ; (二) 出世間法,簡稱為出世法。世間法,叫人認識他自己和他的環境裡的萬物,遠及宇宙。 出世間法 ,叫人超脫三界,不再受生死輪轉 ; 其超脫法,分為二大綱要: (一)小乘 ; (二)大乘。

大乘又稱「菩薩乘」,「菩薩」是梵語的略稱,全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覺是覺悟,自覺又覺他的意思。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所以菩薩是上求大覺—–成佛,下化有情—–度眾。要行菩薩道,先要發菩提心 ; 同時要發四弘誓願。 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還只算是發心,尚未實行,必須實際履踐,才能達到上求下化的目的。 所以發願的次一步就是要行六度與四攝。

小乘佛教的修持,主要是四聖諦和十二因緣。

三  小乘佛教的基本義理—–四聖諦和十二因緣

在佛陀的教化中「四聖諦」可以算是其中心要。 甚麼是四聖諦呢? 『今為說是四諦。何等為四。一為苦。二為習。三為盡。四為道。』(四諦經)。四聖諦就是 :

(一)         苦諦

(二)         集諦 : 苦之生起或苦之根源

(三)         滅諦 : 苦之止息

(四)         道諦 : 導致苦之止息的途徑

(一)苦聖諦

有些人說佛法是悲觀的。因為佛法說 :「人生世間是苦」。 其實,佛法是既不悲觀,也不樂觀, 而是實觀的。因為它只是客觀的正確地告訴你 : 你是什麼, 你周圍的世界又是什麼,並為你拍指出走向十足自由、和平、寧靜與快樂的途徑。

佛陀說苦諦,主要是針對人類避免談及苦痛與死亡的弱點,指出只有面對和認識痛苦,才有機會和能力去解決問題,亦沒有否定人間的歡樂。苦諦的內容,即:『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愁憂苦痛不可稱記。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亦復是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增一阿含經)

佛所說的「苦」(巴利文作Dukka) ,除了包括一般苦難的意義外,更有「缺陷」、「無常」、「空」、「無實」的意義。這「苦」的觀念,可從三方面去審察: (一)苦苦、(二)壞苦、(三)行苦。

人生的各種苦難,如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憂、悲、哀傷,都包括在「苦苦」之中。生活中快樂的感覺和快樂的境遇,是不永恆的, 遲早要改變的,它改變的時候, 就產生了痛苦、苦惱、不樂, 這種種變遷都包括在變易的「壞苦」中。至於第三種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苦—「」行苦」,必須先將我們所認為「眾生」、「個人」及「我」的觀念作一番分析闡釋,才能了解。。

根據佛教哲學, 所謂「眾生」、「個人」、「我」只是經常在變動著的物質與精神的力量或能力的綜合。此種組合可以分為五類,或稱「五蘊」—色、受、想、行、識。

何謂色蘊呢?色蘊是由四大所組成 ; 是指地水火風四物,亦是指堅濕煖勳四種性。色蘊就由四種性構造出來形形色色的事物,所以色蘊包括一切物質現象。

受蘊,為領納義,即領略境界而受納於心的, 是有情—宇宙間有情識的眾生的情緒作用。如領納而適合自己身心的,即引起樂受,不合的即引起苦受,此約相當於心理學所指的感情。

想蘊 : 是取象義,即認識境界時, 攝取境象而現為心象,而構成概念,此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象。

最後說到識蘊, 識是分別的意思,如眼之分別認識紅藍白黑,耳之分別認識好惡聲音,鼻之分別香臭,舌之分別苦棘,身之分別冷暖等是,這約相當於心理學上的認識。

五蘊中無論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或識蘊中任何一法,都不能被視為真五正的「我」; 因五蘊中,任何一蘊都不能離開其他四者而獨存。但是這五種精神與肉體的「蘊」,本來是相互依存的,在它們聯合活動的時候,就成為一架身心合一的機器,因而產生了「我」的意念,但這是一個虛妄的意念, 因為這五蘊都是無常的,不停地變著的。常人不了解「無我」的事實,堅執實我,由是產生足 滿足「我」的貪、瞋、痴等煩惱,構成「苦」的現象,這就是佛說: 「簡單地說,五取蘊, 即是苦」的道理。

(二)集聖諦—-痛苦的根源

佛陀說:『所謂受愛之分,習之不倦,意常貪著,是謂苦集諦。』(增一阿含經)

苦的根源就是「渴愛」。由於我們不明五蘊的真義,而執著這個五蘊和合之身為「自我」,於是就有以各種形式表現的「渴求」,來滿足這個「自我」, 而這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相續不斷的根源,但這卻不能視之不為初因,因這苦之根源的渴(愛),也是依其他的條件而生起的。這條件是受,而受又依觸而生起,輾轉相依, 即構成所謂。

甚麼是十二緣起呢? 「十二緣起」就是整個生命的存在,持續,以迄寂滅的法則。今將十二緣起的內容闡示如下:

於此應該明白熟知的法則是: 這緣起法則的每一部分, 一方面是由眾多條件合而生。 另一方面, 又同時構成其他部分而生起的條件, 所以緣起法則是一個首尾構接的環, 而不是一條直線的鏈子。假若我們將這順序倒轉過來, 便得出如下的緣滅的 的定理:「無明滅則行滅, 行滅則識滅則名色滅……。有滅則生滅, 生滅則老死滅」。所以只要求生, 求存的渴愛存在一天, 苦就不斷存在, 生死不續的輪廻就將不停的流轉, 只有以智慧照見實相、真理、 湼槃, 將它的動力渴愛切斷了, 這輪廻才會停止動, 苦才會止息。

(三)滅聖諦—苦的滅除

佛陀說:『能使彼愛滅盡無餘,亦不更生,是謂苦盡諦』(增一阿含經)

人類可以從相續不斷的苦得到解脫,獲解放、享自由,就是「涅槃」,要想徹底袪除苦,必須袪除苦的根源—渴(愛),所以涅槃也叫斷愛。甚麼是涅槃呢?這是很難用文字表達的,因為人類的語言太貧乏,不足以表達這絕對的真理,最終實相;要是勉強來形容這個狀態,通常用反面的文詞,如「無爲」、「斷愛」、「止貧」、「寂滅」等,因為這樣做似乎比較不易引起誤解。

(四)道聖諦—導致苦的止息的途徑

佛說:『所謂聖賢八品道:所謂等見、等治、等語、等業、等命、等方便、等念、等定。』(增一阿含經)

導致苦的止息的途徑, 叫做八正道。 八正道是由八個部分組成。這八個部分是;

(一)               正見—正當的見解。世間正見如布施持戒, 出世正見謂明白苦集滅道四諦理, 不俗見惑見所惑。

(二)               正思(惟)—對正見的內容的極深細, 周遍思維

(三)               正語—正當的語言

(四)               正業—正當的行為

(五)               正命–正當的職業

(六)               正勤—正當的努力

(七)               正念–正當的憶念

(八)               正定—正當的禪定

八正道的目的, 在促進及完成佛教的基訓練:戒。定。慧的三學。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亙正命」。「正勤」屬戒學, 「正念」,「正 定」屬定學,「正見」,「正思(惟)」屬慧學。戒是止惡修善, 依戒資定, 定是息緣靜慮, 依定發慧;慧破惑證真, 依慧成佛。故此三學, 實為學佛修道的基礎。

四 大乘佛教的精神與行願—-三心。六度。 四攝

「三心」。「六度」。「四攝」, 包括了大乘佛教的基礎和實踐, 也表現出佛教的積極精神。一個人想成佛, 他除了要具備聰明智慧外, 還要有廣大的誓願悲心去普渡眾生, 要為求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為求一切眾生圚滿正覺, 作出一切的貢獻, 只有以這種悲和智交互運用, 相輔相成, 做到徹底, 圓滿的境地, 才能成佛。

(一)「三心」

三心是大乘的基礎, 它的凡內容是慈心, 悲心和菩提心。

慈心是給予眾生快樂的心願

悲心是拔除眾生苦難的心願。

菩提心—菩提 自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願。

慈悲心較重感情, 然而更須要智慧照破迷惑, 才能使實際眾生, 解除一切痛苦, 憙入究竟安樂的境地。菩提心就是要自己範悟而又使他人覺悟自覺覺他)而共同離苦得樂的心願。

(二)「六度」 (六波羅蜜)

「波羅蜜」義為到彼岸。 六波羅蜜, 是為實踐大乘共超生死苦海,度至涅槃彼岸的六個法門。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禈定。智慧。

(一)    布施—是以福利施與人的意思。可分為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財施又分為外財(金錢。物質)和內財經知識,力量)。法施分為世間法施放以謀生技術,種種學問, 傳授給人)和世間法施放說

佛法化導眾生, 使離苦得樂)。無畏施是救渡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藉, 使其遠離恐佈

(二)    持戒—-是止惡修的意思。行大乘善菩薩道, 不單要戒惡, 更感積極的行善, 以淨化身心。口。意諸業, 因持戒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三)    忍辱—忍辱所以度瞋恨。忍辱, 是不但要給別人給予的辱, 同時更要忍自己遭遇的境。要於貧窮病苦之   境中, 忍令   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  , 萬法生滅之常規中, 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四)    精進—精進所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日精, 鼓勇直前日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令生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 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 當以純一直進之心, 斷妄念, 去執著, 顕出真如妙心, 自度度人, 無有退墮

(五)    禪定—發展注意力, 使能集中, 專注於一對象

(六)    智慧—可分為世間智慧和出世間智慧。如果就古代的文化說, 世間智慧就是五明中的聲明朗語言文字學), 醫方明朗醫蘗衛生, 護理學), 因明朗思想方法, 邏輯學)和工巧明朗數學。科學,工程學。天文學等)。出世間智慧(般若)就是如實觀照萬法實相, 能度一切苦厄的正智。內容是三法印;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六波羅蜜中, 布施, 持戒,忍辱,精進屬戒學, 禪定屬定學,智慧屬慧學。

(三)「四攝」

修菩薩行者, 除卻修六度之外, 尚須行四攝法, 才能深入人群, 普波眾生。四攝法者,即是布施攝, 意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一)    布施攝: 要普波眾生, 必須深入人群,與被渡的人接近才能達到度人的願望。 布施攝, 就是對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 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 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 而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二)    愛語攝:隨眾生的根性, 以溫和慈愛的語言相對, 令其生歡喜心, 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便我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三)    利行攝:修菩薩道者, 以身口意諸行皆有行於人, 以諸般利人的 行為, 感化眾生, 共修佛道, 以達到度人的目的

(四)    同事攝: 修菩薩行者, 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 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 做其朋友, 與其共事, 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 而度化之。。

五 總結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基本義理,已簡略地介紹過了, 但由於篇幅所限, 很多其他佛教基本的理論如「三法印」,「一實相印」等都沒有介紹。現將參考書籍列出, 希望各位能閱讀查詢。

參考書籍:

印順法師——妙雲集

張澄基—–佛學今詮

WALPOLA  RAHULA —-佛陀的啟示

林世敏—–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于淩波—-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