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丈夫觀自在

「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這句說話相信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用「勇猛丈夫觀自在」來形容觀世音菩薩,則可能比較少見。「華嚴經」中記載:“見岩谷林中金剛石上,有勇猛丈夫觀自在,與諸大菩薩圍繞說經。”所說的就是觀世音菩薩。

在唐代以前的觀音菩薩像,都是大丈夫相,現男身的。如果我們到敦煌參觀壁畫,可以見到很多觀音像皆屬男性,有些還蓄此須。民間的觀世音造像轉化為女相,相信是從南北朝開始。唐初李百樂的《北齊書》記載,南北朝時北齊武成皇帝抱恙。夢見觀世音是位妙年女子,相貌和善,娟好秀美。《南史》則說南朝時陳後主皇后沈氏于,在陳亡後入隋,隋亡後進天靜寺為尼,以“觀音”為名。唐代藝人便以她的相貌作觀音像,從此盛行。其實在「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明了觀音菩薩為了化度眾生,是隨類現身的,當然可以有男相、有女相,不過約大菩薩相說,就是大丈夫相了。用「勇猛丈夫觀自在」來形容這位菩薩,相信是因為要度化無量眾生,沒有大丈夫的勇猛氣概和缺乏精進力是不行的。

「勇猛」「精進」,是梵文Virya的意譯,其實Virya的含義很廣,有奮勇、猛銳、努力、堅毅、勇氣、英雄,或丈夫等義,故並不太容易找到一個很恰當的中文譯名。「精進」在字面上只能顯出努力、求進歩的意思,不易反映Virya的大勇精神和大丈夫氣概,而「勇猛」則表現不出那堅毅的精神。

「精進力」的培育,在佛教徒俢行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阿含經所說的三十七道品中,就有九個項目是有關於精進的。繼四念住後的四正斷,即斷斷、律儀斷、隨護斷和修斷,是為了去惡生善而發勤精進。在四如意足中的「精進如意足」,精進的意思是發勤不息,如意足是如所意願,都得到滿足,即精勤不息的向著目標進發。五根裏的「精進根」,是指「于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精進方便」,而當工夫轉深時,就能產生力量,摧破惡法,「精進根」就轉為五力中「精進力」了。七覺支中的「精進覺支」,則分為「精進斷不善法和精進長養善法」。八正道中的正方便,即「正精進」,是發起欲願,策勵心志,堅毅無間地修行。在菩薩救度眾生的過程中,修「精進波羅密多」,就更是不可缺少的課題了。

Facebook Comments